2012-08-16

三人行(三)太平山鐵杉林步道--101.03.06精選內容





一方面是為了不想在66不在的時候去沒去過的地方,一方面是再拜訪過鐵杉林自然步道後,我們就走完太平山步道群。

所以,我們又來到了太平山,住的依然是相對安靜與乾淨的翠峰山屋。



鐵杉林自然步道位於太平山莊之上,連接在原始自然公園之後,總長1.3km,來回共需2.5小時。

想要到達步道入口,得先通過中央步道400階梯的挑戰,這數字可不是虛數,紮紮實實的400階。



在標高二千公尺的山上,通過了400階梯的考驗,如果還能正常呼吸、腦袋瓜正常運轉的話,不妨在真實的環境中感受一點詩意吧。

我是沒辦法了,除了狂跳的心與喘到不行的呼吸,什麼意也感受不到。


在原始森林入口廣場看到幾位志工在為現場的遊客導覽,其中一位志工先生,拿著相機對著地上的小草猛拍,引起我的好奇,跟著拍了一張。

黑果深柱夢草。

可能是因為我看起來一副好學不倦的樣子,志工先生親切地對我說,我陪你們走一段,幫你們導覽吧。

哇~ 實在是太幸運了。


在臺灣的霧林區,泥炭苔在生態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活著的泥炭苔像一座超迷你森林,為低層小小生物們提供安全的棲息空間。已經離開生命週期的泥炭苔則日積月累形成一層厚厚的腐植層,代替高山上稀少淺薄的土壤層,做為所有降落在它們身上的小種籽發芽成長的超營養溫床。

泥炭苔還可以吸附超過自己重量一半的水份,為大地與動植物保水。乾季時它們縮小自己的體積,只是等待,待天降甘霖,馬上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鮮活。

真是一種很棒的植物。


導覽林先生告訴我們,在森林裡,即使是已枯死的樹幹,也是大有用途。

經過時間的催化,它終究會形成一個生態體系,一個微小的世界,很多我們看見、看不見的;知道或不知道的小小動植物,就是靠這個微小世界的孕育,這是由枯立倒木所形成美麗豐富生意盎然的微世界。

所以,林先生氣憤地說,棲蘭山當年伐除枯立倒木,真的是一場騙局。


在扁柏的枯木裡,苔蘚搶先鋪好了厚厚的營養溫床,吸了飽飽的水份,扁柏種籽飄啊飄地降落在此,受到扁柏枯木釋放出某種特殊成份的刺激而發芽。

枯木繼續分解提供養份,待扁柏寶寶持續長大到根部接觸地面,就有機會成為一棵受人景仰的千年巨木。

所以,整理了枯立倒木,扁柏寶寶哪裡長大?


這不是無用的枯木或倒木,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在拍攝某些無良遊客老是愛動手動腳剝扁柏枯木聞香時,不小心將林先生入鏡了。


很難想像,當年是怎樣宏偉的一棵巨木啊。

據說在美國紅杉公園有一棵世界最高大的紅檜巨木,分裂的根部所形成的樹洞,足以讓一輛轎車通過。

還是活的。

好羨慕。


鐵杉林自然步道比起其他步道,似乎開發得比較早,步道設施看起來比其他步道老舊了些。


好可愛的小橋,可以想見,若把這橋放上幾年不讓人經過,一定會整座綠得很漂亮。


林先生在導覽結束時,交給我一項功課,要我去找「水晶蘭」。

我問他,水晶蘭長什麼樣子?

他說,它很美,長得就像水晶蘭,妳看到就知道了。

只有一個小小的提示,它長在步道邊,很小,很小,很小。

就這一句話害我將整條步道的美麗風景丟著,只低頭努力找。本來以為是這個,高興了一下下,後來發現,它沒有蘭花的特徵,應該不是。

它是李棟山裂緣花。


快走到底了,還是搞不清楚鐵杉純林在哪兒?

比較容易辨識的還是檜木、扁柏與杉木。


持續找不到中,不知道在身邊的這幾棵是不是?


步道終點。

雖然有點坡度,上上下下地,不是條很好走的步道,但好像也還好,緩步走來倒也不怎麼覺得累。

還是我體力變好了,呵~


所以說,人都寵不得。習慣了翠峰環湖步道、山毛櫸步道等終點的豪華大平台,乍看這個小小的,非常陽春的小平台,不能說我沒有小小的失望。

我喜歡的霧此刻正逗我呢,她不過去,我看不到傳說中的美景:大霸尖山;她不過來,我無法享受走在雲霧裡的清涼與飄渺感,又找不到鐵杉林,就……什麼都沒有。

還是什麼都有,只是我太盲目,沒有慧根。


嗯,應該是這個吧,鐵杉純林。

離平台有點距離,好想走過去看仔細。


在回程的途中,又發現另一種很小,超級小的小白花。

是這個嗎,水晶蘭?


當下很是驚喜,以為就是了,趴在地上猛照相,細細地欣賞它,回到太平山莊中央步道口還特別去找林先生確認,他看了照片很高興跟我們說這就是了。


回到家裡用電腦一查,有點失望地發現它不是。可能是用相機看照片看起來比較不清楚,把林先生也給搞糊塗了。

66請教了目前就讀師大生物的學長,才知道原來是臺灣特有種的阿里山全唇蘭。

找到一個部落格,終於看到真正的水晶蘭,果真美得脫俗,整株潔白剔透,宛如黑夜中的精靈仙子。

殘念啊,希望以後能有機緣見到。

http://blog.huayuworld.org/christyzhu/13228/2009/04/08/27661(另開視窗)


這是一條神奇的步道,全程就這麼陡上陡下的,我居然沒鐵腿。

超級舒服的太平山步道群,與您分享 ^^~~~




【2013.03.06  奇摩精選內容】

很高興上精選,謝謝大家 ^^







2012-08-12

三人行(二)金車城堡咖啡





好友說,懸崖上的城堡就在蘭陽博物館不遠處,不妨去走走,喝杯咖啡吧。



從蘭博館出來,沿著烏石港小晃了一圈,穿過堤岸旁的衝浪街,再往前走一會兒,就看到大馬路對面通往金車城堡園區的入口。

彎過廟旁,穿過小隧道,順著蜿蜒的小路向上走,在樹林的頂端瞥見城堡屋頂,就到了。

下午兩點,人並不多。


 
日頭正艷,顧不得會不會被烤熟,直往蔚藍那頭衝去。

哇~~ 好美,世界第二忘憂色。

如果我們不是身處於38度的烤箱裡,好想端杯咖啡在這裡坐上一天。


宜蘭海岸的優美弧形在烏石港右側展開,好美,是沿著東海岸而上的洋流,滑過宜蘭的足跡嗎?


原來這裡就是烏石港衝浪天堂,即使是正午,還是有不少人戲水,超級佩服。


冷不防,一頂飛行傘從樹林裡冒出來,想像自己就是傘上那人,哇喔,一定很舒服。


這個畫面簡直就是城堡咖啡的「團體照」了,每個到這兒的人,都得來上一張。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說他覺得人生最享受的事,莫過於坐在冷氣房裡曬太陽。

這應該就是了。


大部份的遊客選擇面海的位置享受海景,我選擇沒有人的這邊享受安靜與舒適。


這麼大間城堡咖啡,只有這麼小的服務櫃台。

還好,我們也不趕時間。



蘑菇迷迭碳烤豬排$248  與  葱香去骨雞腿排$248。

只能說,金車的營造團隊還不錯,餐飲團隊要再加油。

比較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那杯簡餐附的咖啡,難道是其他競爭同業派來的臥底泡的嗎?

我很少浪費食物,但這杯酸味十足的咖啡,還真的喝不下去...




伯朗咖啡官網:http://www.mrbrown.com.tw/b1.aspx







2012-08-02

三人行(一)蘭陽博物館





暑假,66喜孜孜地報了一大堆的營隊,一個接著一個,整整有三個禮拜不在家。

66在那頭玩得超瘋,天天凌晨才上床睡覺;我跟33在這頭超想姐姐......

原本想要等姐姐營隊回來再一起出去旅遊,但又捨不得就這樣把33關在家裡三個禮拜什麼事也不做。

欸,好吧,大孩子獨立去了,家裡其餘人等也應該開始學習放手與放心了......



睡到自然醒,首站來到蘭陽博物館已近中午,太陽公公依舊盡責賣力地綻放光芒想把大家烤熟。


資料上說,蘭博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北海岸常見的單面山。

是巧合還是特意,停車場旁的十字路口轉角處,正好有一座小小的單面山提供對照。

真的好像。


從這個角度看,蘭博館比較像是因為地層下陷而逐漸傾斜下沉的建築物。


到處都是單面山的意象,垃圾桶是,花台也是。


換個角度看,立在藍天之中的,依然是單面山。

蘭博館的館徽立在高高的三角旗上排成一排像是在歡迎旅客的到來。


官網上對於館徽有一篇文縐縐的介紹,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歷史的聯想 & 對人的敬意」。

但我覺得比較像是長著大耳朵、穿著溜冰鞋的外星人張大眼睛挑釁說:抓不到,抓不到。

真的很可愛。

不知道外星人那頂裝有天線的帽子哪兒去了。


百變蘭博館。

這會兒,它又長得像溜滑梯了。


台北101有登高賽,好想建議蘭博館也來共襄盛舉。

老爺說:別鬧了,告示牌上清楚寫著「嚴禁攀爬」,還有欄杆擋著呢。

呼~還好,那表示我是正常人,跟很多人一樣,看到這面斜坡就想衝上去看看。


大部份的規則都可以瞭解,比較特別的是因館內地板光滑,禁止攜帶濕的雨傘進入,必須寄放在入口收票處或放入自己的包包內。


曾看過電視節目介紹德國有很多以玻璃與鋼構興建成的各式綠能建築,包括市政府、議會、圖書館與車站。

那時總覺得看起來有點硬、有點醜,稜稜角角的,不知道在裡面是什麼感覺?

現在終於知道了。

大廳最高處是一大片玻璃牆面,挑高27公尺,帶進了更大片的藍天、平原與海洋的景觀。

鍍膜的玻璃,阻隔了不該進來的輻射與熱能,同時歡迎大把大把的光線進入。

陽光在烏石色的室內作畫,那俏皮、不停變幻的方塊與線條,為陽剛的室內帶來了一分柔和,空氣流通不沉悶,格外舒適。

待在這麼大的空間的最底層,不禁令人產生尊敬感,也讓心情沉澱了下來。


抬頭看向屋頂,橫越整個大廳的空中走道與貫穿整個高度通向頂樓的手扶梯與整座建築的鋼樑形成無數交錯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現代,很超現實,很像一種筆直的、太多秩序的衝撞與混亂。


整座建築物裡充滿違背自然法則的20度線條與平行地面的混亂......

喔哦,我暈了,超級暈,在轉換視線的瞬間,動不動就覺得失去平衡快跌倒。


哈,暈了沒。


蘭博館的志工很親切。

上到二樓,志工一看到我手上拿著照相機,就提醒我可以往上照宜蘭豐富雨水的意象。

牆上是句宜蘭俗諺,意思是說宜蘭地區經常下雨, 雨水充沛,所以宜蘭的女孩子都長的很漂亮。

這倒是真的,我認識的基隆與宜蘭的女生,皮膚都很好,長得都很美麗。


二樓的中繼站外,烏石港外的龜山島在烈陽與朦朧中浮現,不知道每天都看得到龜山島的宜蘭人,對它是什麼感覺?


從二樓延伸到四樓的手扶梯,往上看沒什麼,往下看就覺得又長又陡。

手扶梯掛在展覽區的建築牆外,入口僅有一個小小的門,好像是通往神祕空間的通道,不禁令人期待,門裡面有什麼。


進了門,第一眼看到的是個很大的電梯與樓梯間,由此可以看出,展場共有四個樓層。

一樓有一個被我反著拍的宜蘭地景......呃,不好意思,我也是事後才發現,把宜蘭拍成破碎的心了。


展場由四樓到一樓,依照宜蘭的地理特色由高至低佈展,依序是山、平原與海。

山的部份我沒什麼拍,大致是介紹圍著蘭陽平原四周的高山上的動植物特色。





平原區介紹的是蘭陽平原上墾殖的故事與各種風土民俗。

資料上說,展場裡的傳統農具、家具,有很多都是地方耆老熱心提供的。

最後一張照片是早期航行於宜蘭內陸河道的駁仔船,由壯園鄉林石順先生捐贈。

林家三代以撐船為業,主要收集種植在沿岸的白甘蔗運到壯圍鐵道橋附近,再由小火車運到二結糖廠。


這個意象做得很棒,投影在環形螢幕上的溫暖黑潮,流經宜蘭外海,帶來豐富的漁獲,滋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


迎接豐富漁獲的,是放在展場的南風號漁船。

南風號漁船是一艘旗魚鏢船,建造於民國七十年代,退役後由船主輾轉捐贈至蘭博館。

本來還在納悶,這麼一艘大漁船,是怎麼擺進展場二樓海洋區裡的,看了一樓的蘭博館簡介影片才知道,原來是興建到二樓時,先把船運進展場,再繼續往上蓋,很有趣。


鏢魚手的這一鏢,關係到的,應該是船上所有船員與其家庭的生計吧,好大的壓力。


原來,漁船上的粗繩是這樣絞出來的,第一次看到。


看到這個位置就想到我的父親。

我父親原是從長榮海運遠洋貨櫃輪退休的舵手。

南非航線:三個月;太平洋航線:四個月到半年。



這回終於拍正了,宜蘭的地形意象,別忘了照片的最右邊,還有一個差點被我照出相片外的龜山島。

它放在展場終點的一樓,像是一個參觀完畢的句號,更像是一個回歸的匯集地,策展人在這裡放了很多人事物的照片,表達出對這片土地很深的情感,讓來參觀的遊客,在心裡留下了淡淡的餘韻。

或許,在我們踏上宜蘭旅遊的同時,也正在為這片土地寫下更多的故事,也是這裡的其中之一。


龜山島

每當外地的遊子搭火車來訪

當他從車窗望見你時

總是分不清 空氣中的悸動

到底是你的 或是他的


蘭博館的禮品處規劃得也很有趣,很多新奇有特色的小禮品是前所未見的。

值得讚賞的是蘭博館為了在地素人創作者開闢格子展售空間,讓遊客有機會實質支持他們的創作。

老爺買了幾樣他喜歡的竹雕製品,33買了要送姐姐的伴手小禮品,我忙著到處逛,忘了拍了。


這系列是這一、兩年興起的手作,瓦雕。

除了可以買製成品回去當擺飾外,還可以買小建材回去玩「起厝」,有趣。


照片中左下角那團黑烏烏的鑰匙圈,其實是烏石港地名的由來--烏石--做成的小吊飾。

拿在手中,溫潤質樸,我本來想買,轉念一想,每天掛顆石頭在我包包上背來背去應該很辛苦,還是欣賞就好。

右邊那一系列,細細看他繪畫的內容,很台很爆笑很有創意,在台北的創意市集裡好像也有。




少了姐姐的旅遊,便少了閒適恣意的愉悅心情;多了份擔心,也多了份淡淡的落寞與想念。

不管看什麼,都沒那麼有趣了。




蘭陽博物館官網:http://www.lym.gov.tw/ch/Index/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