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2

站在學生前面


作者:Brad Cohen & Lisa Wysocky 譯者:洪蘭 2010 遠流出版

圖片引用自:誠品網路書店 與 Brad Cohen官網


那一天,我在圖書館會選擇翻閱這本書純粹只是因為它是由洪蘭教授翻譯,譯序的第一句這樣寫:

"我翻譯這本書是希望永遠不要再有妥瑞氏症的孩子像作者這樣在羞辱和冤枉中成長。"

很有重量的一句話。

這是一本勵志書籍,同時也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原書出版於2005年,在2008年時拍成同名電影,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Peter Werner執導。

作者於小學二年級時發病,約在一九八0年代,當時一般大眾對妥瑞氏症這個名詞還相當陌生。

妥瑞氏症是一種大腦神經疾病,患者會出現不可控制的行為,如肌肉抽搐、重覆性的動作與聲音等。因為這些症狀,讓柯恩的童年在無盡的羞辱、攻擊、體罰、排斥與霸凌中度過。

這些加諸在他身上各種不公平的對待,平常人只要遇上一次就足以成為此生永難忘懷的記憶或創傷,很難相信這卻是柯恩每天的生活,令人為他感到難過。這本書的前1/3描寫的便是各種難堪的經歷與心情。

大多數的患者與家長因此可能會選擇就此遠離社會以避免傷害。但令人激賞的,柯恩堅持做一般人,與妥瑞氏症來一場長達一輩子的競賽,決心不讓病症控制他。

過程中有嬴有輸,一次小小的勝利便可成為他奮鬥的動力,同時他也以正向的另類思考應付絕大部份的挫折。

每分每秒,一次又一次,在無數的挫折中還能保持樂觀正向的態度沒有躲起來自怨自憐,真是不可思議。

很顯然地,童年時在教室裡被老師誤解、冤枉與羞辱,是柯恩最難以釋懷的經歷,他不但在書中使用了相當多的篇幅敍述,到後來有了成就時也不斷地回想起從前的人與事,希望當初冤枉他、排斥他的人能夠看到,原來隱藏在妥瑞氏症背後的他不是他們以為的那樣。

因此他很清楚,不是正常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傷害有多麼大,有時,一個對非正常孩子採取負面態度的老師,對他們而言,反而是讓教室變得不安全的原因。

他知道,只要給這些孩子小小劑量的接受、讚許與仁慈,就可以讓他們的自尊持續前進很久。

柯恩第一個人生轉機發生在經過他堅強的母親不屈不撓的努力後,終於使國中校長改變了態度。Bill Myer校長在一場校內交響樂演奏會結束後,給了柯恩一個向全校師生解釋妥瑞氏症的機會。他在這個機會中得到了他一直渴望的尊敬與自信,改變了他的人生。

從此柯恩決定放開心胸,主動教育別人有關妥瑞氏症的一切,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拓展人際關係與視野。他經歷了相當快樂、成就輝煌的高中與大學生活,同時確立了他的人生目標:當小學老師。

其中最引人省思的一句話,便是此書的副標題,洪教授為此還特別在書中做了譯注:

"I want to teach as I can be the  teacher I never had."我希望成為一個我不曾有過的老師。

在這段期間,他仍然持續與妥瑞氏症競賽,仍然有嬴有輸,仍然飽受挫折與羞辱,但這時的他已經成長到能夠善解別人無禮的行為,同時轉換自己的心境,把負面的遭遇縮到最小。

只要搜尋這本書、這部電影或Brad Cohen的相關報導,就會發現最常被媒體用來做為標題的事件是:他經歷24的失敗,終於在第25次的面試尋得一份教職。

多虧Tim Olvbey校長獨特的眼光與治校風格,還有友善的山景小學與教師團隊,柯恩才有機會讓大家看到隱藏在妥瑞氏症面具下的自己,一展抱負,得到喬治亞洲最佳新進教師獎。這個世界上才會多了這一則動人的故事。

這本書除了洪蘭教授的譯序外,還邀請了東森得易購的梁馬利與妥瑞氏症患者康嘉豪為之寫序。

康嘉豪有一段話寫得很棒:

"如果你本身也有妥瑞氏症,那你來讀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書裡他談了許多高中和大學時積極參與各類活動的過程,你會學到成功並不是光有夢想就能辦到,還必須有紮實的能力做後盾,所以千萬別因為妥瑞氏症而放棄任何可以鍛鍊能力的機會。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那你會在書中看到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失去往前衝的動力,我了解眼睜睜看著孩子跌跤心裡有多痛,但也唯有這些試煉會讓人更加成熟有魅力,只要你一直支持著他!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那你會在書中看到教室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就足以摧毁孩子的自尊,卻也可以讓絕望的孩子重新感到光榮,當你在教育工作上感到疲憊無力的時候,我想這本書能夠給你振奮的力量!"

與您分享 ^^~~~












2012-04-08

茶油醬拌麵





超簡單三分鐘料理又來了。




食材只有麵線、茶油及味好美和風油醋醬三樣。


一人份的碗裡放入1大匙茶油、1.5大匙的油醋醬,再加入半碗高湯或自來高湯。


用刨絲刀將蔥刨成絲,泡在冷開水裡去除嗆辣味與增加脆度,備用。



將麵線燙熟,加入醬料內,拌一拌,再放上一點蔥絲,完成。

很快吧~


融合著茶油香、芝麻香,帶點酸、醎、甜醬汁的麵線,是66補習完拖著疲憊的身驅回家後,最喜歡的宵夜之一。

與您分享 ^^~~~







2012-04-04

清明印象。潤餅





因為父親的外省背景與他長年在外工作的關係,我對祭祖這件事是很陌生的。從小對清明節的印象,除了介之推外就只有潤餅。

每年的這一天,清晨六點便會被母親叫起床,拖到一大早就擠滿人的菜市場去排潤餅皮。

其實我還滿喜歡這個工作,除了手上會有一條我愛吃的糯米腸當早餐外,在排隊時,還可以看老闆表演很神奇的「擦餅皮」(台)。

只見在他手上不停滾動的麵糰,不疾不徐地按在火燙的鐵板上畫一圈,一張餅皮就完成了,很好玩。

一年也只有這麼一次看表演的機會,有時隊伍排太短,我還會覺得看得不過癮。

有了去年買不到潤餅皮的教訓,今年,我學我媽一早六點就出門上菜市場。

結果,攤位前只有我一個客人。

除了買到剛出爐熱呼呼的潤餅皮外,還贏得老闆娘伴著清晨的涼意,愉快又清脆的一聲,「這麼早!」




潤餅皮買回來之後,先一張一張撕開一次,冷掉之後比較不會緊黏在一起,再用剛剛包餅皮的塑膠袋蓋在餅皮上方,再鋪上一條乾淨的濕毛巾保濕,餅皮就不會乾掉。

花生粉與細白糖粉以1:1的比例混合備用,怕甜的人可將白糖粉的比例再降低。

薄切肉片備用。今年我用的是直接買自市場的乾煎松板豬與鹹燻客家三層。

煎薄蛋皮切條備用。

豆干切片略炒至醎香備用。

皇帝豆燙去外皮、高麗菜絲、豆芽菜、芹菜珠與大蔥珠,皆加少許鹽清炒備用。

傳統南部潤餅的主要味道其實就是來自於這幾種蔬菜合在一起的特殊香氣,與習慣溫熱地吃的北部春捲不同,南部潤餅要把所有的菜都放涼了才開始包。

就這樣。


這是我包的,先鋪上一層花生糖粉,再層疊上每種配菜,捲一捲,就是清爽好吃的潤餅囉。


這是跟三歲小孩一樣大的33的潤餅。

好像是一個吃了滿嘴的,很開心的潤餅人。看著他的吃樣,不由得讓人也跟著食慾大開。


與您分享 ^^~~~




延伸閱讀:寒食節。潤餅 (另開視窗)







2012-04-02

養男育女調不同 三部曲





 作者:Leonard Sax 
譯者:洪蘭 2006 遠流出版

圖片引用自:誠品網路書店


我們都知道教養小男生與小女生有很大的不同,但充其量也就是認為男生學說話比較慢、比較好動;女生比較貼心、比較文靜等刻板印象而已。

看了洪蘭教授翻譯的這三本腦科學科普叢書後,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性別差異是真的存在。

男女生除了在身體的生理構造上不同外,在腦功能的分佈與使用上,也因為天生基因與組織本質的不同,而有大腦的性別差異。

包括:

視力--男生用一種顏色畫動詞,女生用多種顏色畫名詞,源於視神經上桿細胞與錐細胞的不同。

聽力--根據實驗,從新生兒開始,女生的聽力就比男生敏感大約十倍。一個干擾到男生的噪音,低十倍就足以干擾女生。

邏輯--女生用大腦皮質判斷方位,用看得見的地標指路;男生則是海馬迴,用絕對方位或距離指路。

情緒--女生轉移到已高度演化,處理高層次認知及語言功能的皮質層處理負面情緒;男生則停留在與孩童相同的杏仁核,故青春期的男生大多說不出也寫不出「感覺」。

學習--壓力增加男生海馬迴的神經連接,同時抑制女生海馬迴的連接。故男生喜歡有時間限制、競爭型的作業,而同樣的壓力則會降低女生的表現。

人際關係--男生使用自主交感神經與海馬迴學習與感應環境,喜歡興奮、冒險與刺激後的快樂,故友誼總來自於競爭或不打不相識。女生使用皮質層與副交感神經,在友善與平等的狀態下,才能維持友誼。

..........等等。

所以男女生在各種能力的學習與發展上各有不同的弱勢與優勢,以現行齊頭式平等的教育方式對待不同性別的孩子,各有某種程度的不公平。

例如,強迫天生就被設定為從「做」中學的男生乖乖坐在椅子上一筆一劃學寫字或試著用作文敍述「我對……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無法忍受的苦差事。

教授女生學習與實際生活完全扯不上邊或不帶任何想像與情緒的定理或公式,更是猶如使用火星文介紹冥王星一樣地令她們無法理解。

但同樣的情形,若換成讓小男生們玩搶填字遊戲或藉用實際情境、故事、實驗讓女生自己導出公式......等學習方式的改變,會更有助於讓男女生各在適合自己性別的環境中順利發展。

這本書的前半段解釋了男女生在生理構造上的不同,後半部則談了為此要有不同的對待態度。

基本上對待女生要輕聲細語,選擇坐在女生的對面,面帶微笑,眼神交會,女生就會在贊許的氛圍下,努力學習或接受新的挑戰以迎合尊長的期許並由此獲得自信與提高自己在同儕中的地位。

同樣的方式則會讓男生覺得噁心與不舒服,太依賴師長會降低男生在平輩中的地位,因此長輩要選擇坐在男生的旁邊,不要直視他們的眼睛,直接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才能與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向師長示弱求教的男生們溝通。

若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不要警告男生不要去做危險的行為,因為男生會去做這個行為,正是因為它是危險的,若做成功了,他們可以從這行為中得到無比的成就感與快樂。不要禁止男生玩攻擊性的遊戲(例如躲避球),被壓抑的攻擊性只會以更不建康的方式發洩。把男生的攻擊性導向從事競爭或耗費體力的運動,就可以把小霸王變成一個受肯定的武士。

對女生,則要以談心的方式建立正確的觀念,一次當眾的喝斥與指責,就足以讓女生從此拒你於千里之外......。

這本書裡舉了很多教養的實際方法與實例,對想要更瞭解孩子的家長或老師來說,是一本務實有用的好書。







作者:Leonard Sax 
譯者:洪蘭  2008 遠流出版

圖片引用自:誠品網路書店


您有發現現在的男生越來越與現實世界脫鈎了嗎?

他們只想玩電玩、看色情影片、吃美食、睡大覺,對追求臥室以外的成功沒有動機、沒有興趣、對未來沒有規劃、沒有熱情、沒有目標、不知道方向在哪裡,不願意冒險、不喜歡挑戰、不想自立,缺乏耐心、靜不下來、聽到責任二字就逃之夭夭,只想安於現狀享受平穩人生,日子過到哪裡算哪裡,因此作者稱呼這些男孩為浮萍。相同的涵意,在日本叫做草食男,在台灣叫啃老族,好萊塢還拍了一部叫「賴家王老五」的電影,由馬修.麥康納主演。

作者分析他們會與二十年前父執輩的男性有這麼大的不同,是由於受到環境的污染或影響。包括:學校和教育方式的改變、電玩遊戲取代其他的活動、過動症的過度診斷及用藥傷害、環境雌激素干擾內分泌平衡、流行文化對男性氣概的貶抑。

各種補習班灌輸家長「嬴在起跑點」的錯誤觀點,導致現在的孩子還在玩樂的年齡就被迫要坐在椅子上趴在桌前做紙筆學習。但在孩子身心理都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尤其容易讓小男生有先入為主的挫折感,從此不喜歡上學。

事實上嬴在起跑點的意思應該是指讓孩子從小就與真實世界互動,去看、去聽、去聞、去摸、去流汗、去感覺,孩子需要有互動與豐富的感官體驗,才會讓他的大腦和心智健全的發展。讓孩子的生長環境被電腦螢幕或精巧的室內玩具所取代,剝奪了孩子實際動手,從經驗中學習的機會,後果常常是注意力缺失症的機率升高,失去對真實世界的耐心、觀察力、熱情、好奇心與社會社交的能力。一個缺乏動機的孩子,縱有再高的智商、再棒的能力也是枉然。

在醫藥普及與社會環境普遍重視成績的氛圍下,比較好動的男生很容易被學校與家長懷疑有過動症的可能而帶到醫院去就診。醫生通常的做法是先建議家長服用輕劑量的藥物,若情況有改善,則判定極有可能有某種程度的注意力缺失症。

作者說這是錯誤的,因為實驗證明不管有無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兒童,吃藥都會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還會因為使腦中血清張素含量增加而增進記憶力。

但家長與老師們不知道的是,讓孩子「變乖變聰明」所付出的代價是藥物會影響腦中伏隔核與前額葉皮質的平衡,,孩子會因此失去對真實世界的動機與驅力,也會變得懶惰與易怒。玩電玩遊戲與吸食古柯鹼刺激的也是同樣區域,兩者都會讓孩子上癮,從此失去動機。

我們的環境中充斥著太多的有害物質,研究證明,PET中釋出的鄰苯二甲酸鹽,是一種模仿人類女生荷爾蒙作用的環境雌激素,若幼年期即暴露在環境雌激素的污染下,會讓女生的青春期提早卻又延緩或干擾男生青春期的歷程,讓女生較不女性化、男生較不男性化,女生像女又像男、男生不像女又不像男,還會影響男生的生育能力。

洪蘭教授說,男生不會因為年齡增長就自動變成大人,他們需要被教導,藉由各種挑戰證明自己的能力,可以獨當一面獨自解決問題才算成年。

因此,男生非常需要在一個男性團體中去學、去動、去流汗、去體驗,學習男性典範,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假使我們沒有提供男生一個正向社會行為的角色模範,他們很容易以目前的流行文化為學習對象,自己建構一個出來。而這些文化,通常都是貶抑或過度強調錯誤的男性氣概。

這是本好書,除了推薦給家中有男孩的家長、有男同學的老師,還要特別推薦給家中有女孩的家長,甚至是男生、女生自己看,讓不同的對象以不同的出發點來瞭解現在的男生究竟在想什麼?為什麼?







作者:Leonard Sax 
譯者:洪蘭 2011 遠流出版

圖片引用自:誠品網路書店


哈!我猜作者的孩子應該都是男生吧,雖然我的孩子都是女生,但我對這本書反而沒有太大的共嗚,就直接引用博客來的內容簡介囉。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看,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和機會,她們的生命應該比過去任何世代都豐富燦爛;然而事實卻是年輕女孩就像棉花糖一樣,外表甜美但內在空洞,光鮮亮麗不過是虛幻表相。

導致她們身陷危機的因素包括:

性認同錯亂:年幼的女孩錯把表現性感當作吸引注意的手段,「看起來怎樣」取代了對「自己是誰」
       的探索。

網路泡泡:在這個臉書、簡訊和即時通的世代,和同儕在網路世界中過度連結,反而中斷與自己的內
                    在連結。

病態的偏執:只聚焦在生活的某個層面或活動:做第一名的好學生,做最傑出的運動員,做最瘦的紙
       片人等。

環境毒素:內分泌系統受到干擾,使青春期提早到臨,會增加飲食失常、成癮、乳癌、焦慮症和憂鬱
      症的風險。

洞悉青少女這種自我意識薄弱、不堪一擊的處境,心理學家暨家醫科醫生克斯提供父母很多實用的方法。

透過分享邁向順境和遭遇困境女孩的真實故事,指出了新的未來之路,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幫助我們的女兒順利成長為一個快樂、有生產力、獨立自信、輕鬆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女性。




作者歷經五年的時間完成這三本書,對於現代孩子各種不同的問題,五年來始終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回歸傳統、倫理與健康的生活。讓孩子走出電腦螢幕前、走出臥室,去勞動服務,去做志工,真正身體力行去體驗什麼叫生活,讓日子過得真實、充實,才能得到平靜與快樂。

洪蘭教授與作者也不斷提醒家長,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科學有重複性,照著做可以得到一樣的結果,但家長若一昩照著虎媽與狼爸的方法,得到的可能是離家出走的小孩。 "請給孩子心靈上的安全感,思想的空間與紀律的生活。"得到的,會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有部份學校把這三本書列為學生寒暑假的讀書清單,讓孩子更瞭解自己與不同性別的同儕。我則認為還可以讓孩子知道有時大人們對他們的寃枉、誤解與錯誤的要求,只是出於他們對性別差異的瞭解不夠。

這三本書的最後都談到,作者主張單性教育,認為男女生不僅應該分開教育,還應該用不同的方法施教,讓小男生學習成年男子的典範,小女生在女性長輩的鼓勵與支持下,發展出對自我的自信、想法與價值觀,避開性別的刻板印象,讓男女生在自己性別的環境中,平等而自由的學習。這並不是開性別歧視的倒車,反而是根據實證分析出來的結果。

洪蘭教授說,這系列是市面上少見的有科學理論根據,而且賣得很好的一套科普書。

推薦給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