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1

再訪太平山(二)山毛櫸步道






辦好住房手續後,中午11點,我們開始往這次旅遊的主要行程,山毛櫸步道走去。

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海拔約1800公尺,總長度3.8公里,來回慢行約需3.5~4小時。

在入口處,巨大的太平洋鐵木上刻著步道名稱,架在由板岩堆疊而成的平台上,看起來很雄偉。


才走一小段路,五分鐘不到,眼前立刻出現這一大片寬闊的平地及巨大的解說看板,什麼都好大,有點讓人嚇一跳。

仔細觀察一下,才發現這平地就位於翠峰山屋停車場的正下方,原本應該是片巨大突兀醜醜的水泥擋土牆外又鋪疊上一層板岩,看起來果然有比較融入自然景觀。


巨大的解說板上洋洋灑灑地列出了七項步道特色景觀的導覽簡介,有:

地質千層派、人工紅檜林、鐵道遺跡、太平山櫻花、南澳北溪發源地、古魯林道及山毛櫸原始林。

哈! 純粹來混的飼料雞一家人,今天不知道能找到幾項。


要離開木棧台時,一轉頭,看到側邊山坡上長了一大片嫩綠鮮活的蕨類植物,又高又厚,好壯觀。

看來,這是一處在太平山4000公厘年雨量滋潤之下重濕的「暗角」,但卻是豐富活潑的。


這應該就是翠峰山屋的水源吧。

不鏽鋼水管在25度的室外溫度及陽光的照耀下,依然整管冷凝著一顆顆晶瑩的水珠,可見管裡流動的應該是冰涼沁人的山溪泉水,好想喝一口。


再往前走沒多久,就看到了簡介中的第一項自然景觀,地質千層派。


原本是海底沉積形成的頁岩,經過高溫高壓作用變質而成為板岩,最後再由造山運動將它們送到了1800公尺高的太平山上,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千層派大岩壁。

它們是構成中央山脈的主要岩石種類,也常被原住民使用來建造冬暖夏涼的石板屋。



但是看起來滿破碎的。


在林木的縫隙間回頭一望,翠峰山屋看起來好像森林裡的小莊園,靜靜地座落在山稜線旁。

在稜線後面的翠峰湖,此時應該正有一陣輕霧繚繞在湖面漾漾的微波之上吧,還沒中午呢,這安靜的世外桃源,真美。


在我眼前,太陽公公很好心地幫我在林間鋪上了一條璀璨的日光大道,行走其上,照得我有如天人般發亮。照著照著,由亮轉粉紅,再轉艷紅,最後,被曬成一隻煮熟的蝦子了~

回到山莊用晚餐時,發現整個翠峰山屋的旅客,只有我被曬傷,還有人很驚訝地問我,好奇我是去哪兒曬成這樣...

感謝太陽公公的熱情照顧,無奈我是曬不了陽光的膚質,無福消受太陽公公的盛情。


山毛櫸步道前半段是由原運材鐵道改建而成,故一路寬廣平坦。

原始林木被砍伐殆盡後,在原地重新植回經濟效益高的紅檜,便成了眼前這片人工紅檜林。過了幾十年後,生物多樣性的觀念被提出,又發現以前的做法值得商榷。現在認為是對的事情,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很有趣。

紅檜喜濕,生長在二千公尺上下的霧林區,乾燥的夏天讓薄薄的外皮產生龜裂,露出內層紅色的樹身,一整排看過去,飄盪著微微檜木香氣的淡醇紅色的森林,甚是美麗,

只可惜,我的小儍瓜與我的攝影技術無法忠實地呈現出現場的原色與大家分享。


早期,林務局為了保護林道地面上的綠絨植物,訂做了圓鐵架,並且花了很大的力氣把它們一左一右地「種」在林區內所有的步道上,希望遊客行走其上,減少對地面綠絨植物的傷害,這就是「無痕山林」的概念之一。

但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是,鐵架遇濕會滑,而且跨距好像也不符合大眾行走的步距,導致遊客為了安全與方便選擇走在圓鐵架旁,反而加大了步道的寬度,讓綠絨們受到更大的傷害。

幽默的是,圓鐵架這一條因為沒人走,綠絨與小花小草們倒是長得滿好。



山陰處的紅檜林,顏色與植物的活潑度明顯地與山陽處的不同。



好小好精緻好可愛,不知道是什麼花?


一大群在枯木斷面上睡覺的,不知道是什麼蟲??

瞧牠們的後膝關節這麼粗大,應該是以跳維生吧!


2.5公里後,原鐵路道終止,進入上下起伏,轉折迂迴的山路,就在我們開始熱起來的時候,雲霧也輕輕撩起她的裙襬前來陪伴,讓前方的山路頓時變得迷濛了起來。。


離山毛櫸原始林越近,路上也開始出現一陣陣山羌的體味,不知道是牠遺留的記號、獸徑的氣味、排遺的氣味、還是就在現場,我們什麼都沒看到。

因為光憑我們四人粗重的喘息聲及如坦克車般的腳步聲,就足以嚇跑方圓一公里內的所有動物了。



在路上遇見這兩棵很可愛的植物,左邊這棵長得好聖誕,右邊這棵長得好像老公公。


從3公里後,逐漸轉上稜線的迎風面,山坡下,枯木上,小草間,常常可以發現菇類的蹤影,幾乎可以體會童話故事裡提著小籃子到森林裡去採野菇回家當晚餐的感覺了。


哇~~ 大驚奇,沒想到在這裡也能遇見蔣公!

摺頁上說「除了美景,分毫不取」,原來這「分毫」是真有其物,不是虛數啊。


到3.2公里處,大片的山毛櫸原始林出現在眼前,為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壯觀與偉大,純白的濃霧也前來助陣,大大地增添了山毛櫸出場時的神祕與寧靜的巨大聲勢。


就在木棧道旁,高大挺拔的山毛櫸矗立在我們面前,像個傲然的巨人伸長雙手挺直胸膛展示他的英姿,卻又很大肚地容忍我們這些渺小的人類在他的面前發出輕浮的讚歎並由他的腳趾間鑽過。


這些巨木,粗估每棵都有2~4人環抱般粗大,除了震懾、感動與肅靜,再也沒有別的感覺。


不只數大,樹大,也好美。


一家人儍儍地流連在山毛櫸原始林一會兒之後,開始往3.8公里的終點處走去。

您看到的沒錯,就是這樣,一路「爬」向終點。

此時,腦袋瓜裡很沒出息地開始想念百貨公司裡的手扶梯了~


3.8公里處,步道終點。

感謝老天,終於讓我爬到頂拍到這塊牌子了。


太平山上的觀景平台做得很棒,讓人總是在踏上平台的那一剎那,疲勞全消,全身舒暢。

平台總是在最高點,總是維持得乾淨整齊,平台中總有幾棵大樹遮蔭招風,總是讓人很想脫鞋脫襪直接躺平在平台上睡個午覺。

只是我膽子一向不大,即使整條步道上只有我們一家人,我還是沒膽這麼做。


從解說看板處往外瞭望,據說可以看到望洋山系及南澳南溪,但此刻,只見一片茫茫的雪白。

霧說:先歇歇腿,休息一下,吃個飯吧,等會兒再讓你們看。


也好,還真的餓了。

由於步道終點沒有便利的7-11在等著我們,賢慧的66一早便自告奮勇為大家準備豐盛的野餐,有冰冰涼涼的冬瓜茶、奶油薯泥、番茄切片、小黃瓜絲及甜蜜哈密瓜。

感謝66,我們要開動囉~~

......「呃......姐姐啊,要做三明治的土司在哪兒??」

一家八目相對愣了三秒鐘後,忍不住噗嗤大笑,土司這會兒正安全享受地躺在翠峰山屋裡竊笑(吃不到,吃不到~~)。

只好先吃配菜,二小時後回山屋吃土司,再搖一搖作數囉!(哼!得意唄,等我回去看我不啃了你~)


吃飽喝足後,雲霧果然依約收起裙襬,展露遼闊無盡的矇矓山景給我們欣賞。南澳南溪就如一縷白綢,綿延在山谷間往遠處奔騰而去。

這是一個寧靜的世界,靜得彷彿可以聽見大地的呼吸,身心靈都在此被洗滌澈淨了。好感恩。


最後,雲霧說:孩子們,晚了,再不捨,也該是回去的時候了,有緣,再來吧。



呃......我的媽呀,回去好像比爬上來恐怖~







2011-08-26

再訪太平山(一)翠峰山屋





繼去年過年前,很幸運地讓我矇上了超級難訂的翠峰山屋,今年更玄了,大家準7:59上網都還不見得搶得到的秒殺房,居然讓我在66基測前的某天下午上網閒逛找暑假旅遊時訂到。

而且畫面顯示從六月下旬後到七月中旬,除了這一間八人房外,其餘全部客滿,難道是特意幫我留的房間嗎?

懷著狐疑的心情在網頁上填寫資料時,心還怦怦怦地直跳,直到按下確定鍵看到訂房成功的畫面後,才忍不住歡呼了起來,哇喔,實在是太幸運了~

從那天便開始興奮地期待著炎熱暑假到來,我要上山去吹「太平牌」冷氣囉!



原本還很擔心3366會認為我們每次假期都往中北部的森林遊樂區跑很無趣,待她們回家後一問,沒想到姐妹倆異口同聲地表示辛苦了一學期,她們放假後的第一件事也只想吹冷氣、尋安靜、閒漫步、呼吸新鮮空氣就好了。

於是我們帶了一箱零食,選了幾本書,開開心心地又跑到這個位於群山之巔的遼闊世界裡。



早上十點多的冷氣溫度設定在25度。

雖然沒有很涼,但與山下37度高溫比起來,還是舒適多了。



這次短短兩天的行程,飼料雞一家打算全花在翠峰湖畔,享受悠閒時光。


從好久以前,我在摺頁上看到翠峰湖景觀道路上有一株傲立於山崚線上的鐵杉時,我就好想找到它,留意了兩年,這一次,終於被我看到了,姿態果然優美。


一個轉彎,看到二輛車停在路中間,知道一定有奇遇,也跟著慢慢停下來,果然在護欄上看到彌猴一家,有猴爸爸、猴媽媽,還有一隻很可愛,不怕人的小猴子。


小猴兒就這麼坐在路旁拿草吃著,我們一群人就這麼站在路邊拿相機拍著。

讓我很好奇的是,在太平山上人猴之間關係竟這麼友好,猴子在人面前竟然這麼自在。


我的相機是傻瓜級的,我伸長著手,得寸進尺地把相機都快湊到母猴鼻子前面去了,母猴回頭看了我一眼,大約知道我沒有惡意,就這麼坐在我面前的護欄上隨便我拍,真有趣。

讓人不禁懷疑,你們一家該不會是林務局的pt吧,這時段輪到你們出來招呼遊客嗎?


我們挑不早不晚的時間上山,路上車子不多,邊開車邊欣賞風景,大約50分鐘,來到了翠峰山屋。

從車道往上看,山屋高高地聳立在這小山丘的頂端,張開了兩隻鐵門大手正在向我們致歡迎之意。

一樓是餐廳,我們今晚即將入住的,是從山屋二樓右邊數過來的第二個窗戶,是我認為整棟翠峰山屋所有房間裡,景觀最好的房間。

山屋的房間分配是隨機的,早在旅客入住前就整理好了的,這次能夠住到我理想中的最佳景觀房,真的讓我好開心。


翠峰山屋其實不大,這張照片裡的就是全部。

有煙囪的這一棟裡是8間雙人房,其中在2樓的4間房,每間都有可觀景的大露台,景觀很棒。

至於那個煙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只是造景,不是真的。


夏天,木造的翠峰山屋因為缺乏了雨水的滋潤,被太陽曬得乾乾的,看起來比冬天的老。


不知道是因為時間還是因為這個溫度計在屋簷下的關係,翠峰山屋的冷氣開得比太平山莊的涼,略略低了一度。


住房時間還沒到,但櫃台人員聽說我們等一下要去走山毛櫸步道,便很好心地先讓我辦理入住放行李。

翠峰山屋僅有二人房8間與八人房4間,其中八人房可充當四人房使用,房價與太平山莊四人房相同。

我家小孩有一進到房間就往床上跳的壞習慣,從這兩張床就可輕易地對照出哪一張是她們剛跳過的。

我喜歡翠峰山屋遠勝於太平山莊,除了安靜外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乾淨與寢具的香味。

翠峰山屋的房間在中北部的森林遊樂區來說,算是整理得相當好的,乾淨明亮又舒適,而且還是在沒有正常電力的情況下,真值得大家為他們拍拍手鼓勵鼓勵。


浴室旁的狹窄木梯通往二樓的通舖床,就因為這樓梯,讓二片無趣的大木板,變成了所有來到翠峰山屋小孩們的天堂。


通舖以小小的樓梯為界,分成左右兩邊,一邊懸空在彈簧床上,另一邊在浴室屋頂上。

我家3366雖然是二個已經上國中的老小孩了,還是很喜歡爬上來,跟三歲小朋友一樣,把手腳伸出欄杆外,享受一下離地的自由。


翠峰山屋的八人房比二人房還要高上一層樓,位於整棟山屋的最高處。

八人房中的第一、三間房的床位朝西,正好面對一座大山,第二、四間房的床位朝東,但第四間房窗前被幾棵大樹遮住視線,所以我說,第二間房是全山屋裡景觀最好的房間,躺在床上便可見遼闊無垠的山景和星星。


翠峰山屋並無電力,供電僅靠一台大型的柴油發電機供電。下午四點開始供電及熱水,晚上十點準時停止送電。

屆時,除了房間及浴室內各有一盞三顆LED燈的充電燈具外,其餘空間全是一片漆黑。

在這種用電環境下,房內自然沒有耗電的電視,只有這張60吋的風景照供遊客欣賞,正好讓一家人在漫漫長夜裡,不受干擾地談天談地談心,培養親密的感情。


這張住房須知與一般不同,建議入住的朋友們要細看並遵守,以免造成大家的困擾。

我最有興趣的是第9點,冬天的廣場會結冰。我上次來時是冬天,怎麼沒結冰?

好想看啊~


走出房間站在陽台上,放眼望去就是二十四小時不停變換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這天空,這雲,這山,這樹,這溫度,這空氣,就是讓我每年到山上旅遊的理由。

我並非往去處來,我往來處去。




延伸閱讀:

太平山(一)味珍香卜肉 

太平山(二)台七線~白嶺巨木 

太平山(三)見晴懷古步道 

太平山(四)翠峰山屋上篇 

太平山(五)翠峰山屋下篇 

太平山(終)望洋山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