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閒時煮煮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閒時煮煮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10-06

蒜香奶油菇





今日菲特颱風來襲,大風大雨已在窗外鬧了一整天還沒有要停歇的跡象,好不容易才稍稍回穩的蔬菜價格可能又要漲價一段時間了,就炒盤香菇權充一下吧。


大香菇數朵切片或切大丁;奶油約20g;蒜頭3~4瓣切末;九層塔適量切碎。


2013-08-26

香甜爽口。蜂蜜檸檬綠茶





我一向不愛跟流行。

清玉? 沒喝過。

那天買了一袋檸檬,66看到,一時興起,要我留幾顆給她,她要做時下最流行的蜂蜜檸檬綠茶來孝敬老爸跟老媽。



女兒說,她的舌頭就是黃金比例,一切憑感覺。

榨好的檸檬汁,100 c.c.

2013-08-08

美白利水。薏仁湯





簡易甜點又來了。

中醫師說,薏仁性微寒,具清熱、美白、利水、降血脂等功效,拿來當成夏日甜品,消暑又健康



大薏仁,2杯。

品質最好的是省產薏仁,顆粒大、色白、種粒小、較無油垢味又帶有薏仁的清香味,但真的很難買。

挑去劣豆等雜質,洗去灰塵後,再加鹽巴與水搓洗一下,就能洗去薏仁的油垢味。


2013-07-23

清涼解渴。青草茶





天氣真的好熱,有時即使坐在搖搖椅上不動,還是滿身汗,更別說是每天在外奔波上班上學的老爺與3366了,往往滿身大汗滿臉通紅地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水喝。

這時,若能適時地獻上一杯清涼降火氣的健康飲料,就能立即平撫煩躁的心,小孩就會像麻雀一樣吱吱喳喳很開心地開始報告今天在外面發生的事了。



2013-05-23

魚片味噌湯





我不是因為太懶所以很少PO文,真的是因為太勤勞......

年前,接了一個網路志工工作,預計進度是九個月之內完成就好,偏偏我像瘋了似地,四個月就把工作趕完了。

長時間盯著電腦,換來了痠澀的眼睛、緊繃的肩膀、疼痛的背加上一個@#$%的腦袋瓜。

我想,這大概就是沒耐性的後果吧,越沒耐性做的事情,越要耐著性子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才能迎接另一個新的開始。

果然,接下來的新工作好玩多了。



超簡易三分鐘料理又來了。

這次的份量是鯛魚腹三片、豆腐二盒、味噌1.5大匙、鰹魚高湯包一包跟葱二支(忘了拿出來~)



冷水放入鰹魚高湯包、豆腐,開火煮沸。



鯛魚片抹上少許米酒、鹽、胡椒粉略醃後切大丁。



待湯沸騰,再煮3~5分鐘後,加入魚片,再次煮沸。



取一小碗,將味噌與熱湯充份拌勻後再倒回湯中,以免結塊,加入一大匙味醂,增加甘甜味。



最後,灑上葱末就完成了。



加入鰹魚高湯包後,很容易就可煮出媲美日本料理店等級的魚片味噌湯。

湯頭鹹中帶甜,入口回甘,煮得恰到好處的魚片軟Q不鬆散,再加上葱香味,一整個鮮美。

不論是冷冽冬日或炎炎夏日,喝上一碗暖暖的味噌湯,既暖肚,又暖心,總讓人有滿足的感覺。



帶著幸福滋味的超簡易魚片味噌湯,與您分享 ^^~~~







2012-07-21

白木耳蓮子甜湯





在33的謝師宴中,熱情的同學們情緒太高昂,節目編排得太豐富,反而讓導師、同學及應邀而來的12位科任老師,沒有很充裕的時間享用美食,由主廚家長與媽媽們佛心準備的十道香噴噴美食,居然還剩下令人儍眼的2/3多。

還好幾位來幫忙善後收拾鍋盤的家長及老師,不約而同地都帶了塑膠袋來準備惜福,在用完最後一個惜福袋之前,總算把餐點都分享給每位同學帶回家孝親。說真的,光是我家,就吃了三頓晚餐。

當打開一鍋幾乎沒小孩動,由瑄媽準備的白木耳蓮子湯時,引起全場媽媽們的一陣驚呼,哇喔,養顏美容的聖品啊~

善解人意的導師為了怕媽媽們流出來的口水淹沒整間教室,於是宣布此鍋為媽媽們專享。

哇~~ 那清甜甘美的甜湯一入口,頓時升起滿滿的清涼與幸福感。



我的份量是:半包白木耳+一包蓮子。



白木耳泡水半小時後洗淨,去除硬蒂頭,撕成小片。

蓮子須仔細檢查是否有未去除乾淨的蓮子心,有則去除,以免湯頭變苦。


瑄媽教我用燜燒鍋,既方便又節能。

白木耳與冷水下鍋煮沸後才將蓮子沖洗乾淨入鍋,再煮沸後放入外鍋蓋上蓋子開始燜,每隔4~6小時或半天回爐火煮開,大概燜上一天一夜吧。


燜煮到自己喜歡的軟度與稠度,即可回火加入冰糖,置涼後放入冰箱冰鎮入味,就完成了。


在炎熱的夏日午後,來一杯冰得透涼的白木耳蓮子湯,透明濃稠富含膠質的湯汁、入口即化的白木耳、鬆軟綿密的蓮子一入口,暑氣全消,幸福滿溢。

與您分享 ^^~~~







2012-04-08

茶油醬拌麵





超簡單三分鐘料理又來了。




食材只有麵線、茶油及味好美和風油醋醬三樣。


一人份的碗裡放入1大匙茶油、1.5大匙的油醋醬,再加入半碗高湯或自來高湯。


用刨絲刀將蔥刨成絲,泡在冷開水裡去除嗆辣味與增加脆度,備用。



將麵線燙熟,加入醬料內,拌一拌,再放上一點蔥絲,完成。

很快吧~


融合著茶油香、芝麻香,帶點酸、醎、甜醬汁的麵線,是66補習完拖著疲憊的身驅回家後,最喜歡的宵夜之一。

與您分享 ^^~~~







2012-04-04

清明印象。潤餅





因為父親的外省背景與他長年在外工作的關係,我對祭祖這件事是很陌生的。從小對清明節的印象,除了介之推外就只有潤餅。

每年的這一天,清晨六點便會被母親叫起床,拖到一大早就擠滿人的菜市場去排潤餅皮。

其實我還滿喜歡這個工作,除了手上會有一條我愛吃的糯米腸當早餐外,在排隊時,還可以看老闆表演很神奇的「擦餅皮」(台)。

只見在他手上不停滾動的麵糰,不疾不徐地按在火燙的鐵板上畫一圈,一張餅皮就完成了,很好玩。

一年也只有這麼一次看表演的機會,有時隊伍排太短,我還會覺得看得不過癮。

有了去年買不到潤餅皮的教訓,今年,我學我媽一早六點就出門上菜市場。

結果,攤位前只有我一個客人。

除了買到剛出爐熱呼呼的潤餅皮外,還贏得老闆娘伴著清晨的涼意,愉快又清脆的一聲,「這麼早!」




潤餅皮買回來之後,先一張一張撕開一次,冷掉之後比較不會緊黏在一起,再用剛剛包餅皮的塑膠袋蓋在餅皮上方,再鋪上一條乾淨的濕毛巾保濕,餅皮就不會乾掉。

花生粉與細白糖粉以1:1的比例混合備用,怕甜的人可將白糖粉的比例再降低。

薄切肉片備用。今年我用的是直接買自市場的乾煎松板豬與鹹燻客家三層。

煎薄蛋皮切條備用。

豆干切片略炒至醎香備用。

皇帝豆燙去外皮、高麗菜絲、豆芽菜、芹菜珠與大蔥珠,皆加少許鹽清炒備用。

傳統南部潤餅的主要味道其實就是來自於這幾種蔬菜合在一起的特殊香氣,與習慣溫熱地吃的北部春捲不同,南部潤餅要把所有的菜都放涼了才開始包。

就這樣。


這是我包的,先鋪上一層花生糖粉,再層疊上每種配菜,捲一捲,就是清爽好吃的潤餅囉。


這是跟三歲小孩一樣大的33的潤餅。

好像是一個吃了滿嘴的,很開心的潤餅人。看著他的吃樣,不由得讓人也跟著食慾大開。


與您分享 ^^~~~




延伸閱讀:寒食節。潤餅 (另開視窗)







2012-02-05

柚香酒釀蛋--100.03.23 精選內容





很喜歡3366放假在家不用上課的日子,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可以花很多時間聽她們說學校或朋友間的事、可以看影集看到半夜(繼BONESLie to Me後,去年迷上Fringe,超級好看)、可以好好地吃頓早餐。




很簡單,只有三樣材料。


很簡單,把3碗水、2匙酒釀與1匙柚子茶醬放入水中煮開。


微沸後即可轉小火,先用湯匙將湯汁劃圈轉一下,再將2顆打散的蛋液緩緩倒入略略旋轉的湯中,勿攪動。

這樣,蛋汁就會黏住旋轉的米粒,變成一塊不會沉到鍋底的燉蛋了。


為免煮出柚子皮的苦味,等酒釀蛋再次微沸時即可關火,完成。


總共花不到5分鐘,柚香酒釀蛋就做好了。

以柚子茶醬取代傳統的冰糖,品嚐起來,口鼻中多了分水果的香甜味,讓心情整個愉悅起來。

不同於市面上宛如蛋花湯般散掉的酒釀蛋,用這個小技巧煮出來的是讓酒釀與蛋結合成類似蒸蛋或燉蛋的樣子,吃起來比較有口感。


在寒冷的早晨,來一碗熱呼呼、香甜可口的柚香酒釀蛋,身體一下子就暖和起來囉。

與您分享 ^^~~~




【後記】101/3/23   yahoo精選內容




很高興上精選,謝謝大家 ^^~~~







2011-04-18

椰香桂圓紫米粥 -- 100.7.4 精選內容





乍暖還寒,都快四月底了,北部還是冷冷涼涼的天,趁著還沒變熱前,把冰箱裡最後一塊龍眼乾與最後一杯紫米熬煮成粥,接下來的食物櫃,也要跟著衣服一起換季囉。



龍眼乾切碎,浸泡紅葡萄酒至軟。



半杯紫米與半杯小薏仁洗淨,加入蓋過食材再多一點的冷水煮開後,煮豆水倒掉不要,略加沖洗,再重新加入8杯水。


將泡軟的龍眼乾連料帶酒倒入紫米內一起蒸煮。

第一次外鍋加入2杯水,待開關跳起來後悶上10~20分鐘。

第二次再加入1杯水,一樣再悶足10~20分鐘。


將蒸煮好的紫米粥移至瓦斯爐上,開火加熱,依個人喜好的甜度加入適量的黑糖、少許的鹽花平衡甜味與預防脹氣與適量的椰奶,小煮幾分鐘,超級簡單的椰香桂圓紫米粥就完成了。


熱熱地吃,桂圓紫米粥飄散著醇醇椰奶香,暖心暖胃;若是天氣變暖了,放入冷藏後冰冰地享用,宛如冰淇淋般的口感,又是另一種滋味。

與您分享 ^^~~~




【後記】100/7/4   yahoo精選內容



很高興上精選,謝謝大家 ^^~~~







2011-04-14

炒麵片





我的父親來自長城邊,因此特別會做麵食。

父親知道我愛吃他做的麵片,只要時間允許,他總會親自桿麵,炒麵片給我吃。

我父親的觀念很有趣,他常說女兒將來是要嫁人的,在家時間不長,要好好疼,所以我從小就是家裡唯一被趕出厨房看電視等吃飯的小孩,桿麵、炒麵片的工夫自然傳不到我身上。

但懷念並喜好的味道是一種深刻的記憶,不管我的厨藝再怎麼平凡,總是能把它找回來的。



冷鍋冷油文火慢慢爆葱白段,爆至葱白略焦,發出葱香。


開中大火,下洋蔥絲與木耳絲炒軟。


加上已泡水軟化的素條略炒。



嗆入2大匙醬油並炒勻。



加入2.5~3碗水或高湯,再將綠豆芽平舖在炒料上,蓋上鍋蓋悶煮,煮至鍋邊冒出蒸氣,醬汁已滾,就把鍋內的菜全部撈出一旁備用,留下湯汁,並在湯汁內加入適量的鹽、糖、胡椒粉與米酒調味。


另起一鍋滾水,將1斤 水餃皮水餃皮的邊料(一樣是皮但較便宜)您自己桿的麵皮撕成一片片約一口大小的麵片丟入鍋中。這個動作要快,不然等後面的撕完,前面的早爛了。

麵片也可以用切的,但我自己覺得用撕的麵片比用刀切的口感來得好,要記得一陣子就用筷子進去攪拌一下,避免麵片互黏。


麵片全部撕好入鍋後,不用等滾,馬上撈至炒鍋內煮。


務必要煮至麵片出羹,湯汁變稠,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麵片掛湯才會好吃喔。


將剛剛盛出備用的炒料倒回,加入葱綠,拌炒均勻即可。


單純的調味,大量清脆香甜的豆芽,加上麵香味,組合成一碗咀嚼後還會回甜的古早味。

懷念的好味道,與您分享 ^^~~~